查看原文
其他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12月重大会议前瞻——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信建投政策研究 胡子de全球观察 2024-01-09

微信公众号声明

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12月中上旬,预计将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届时将会总结分析2022年经济工作开展情况,并研究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综合研判,疫情防控、经济增长、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四条主线将有望成为会议重点,并对明年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运行产生重要、深远影响。具体来看,疫情防控主线上,仍将坚持“动态清零”与“精准防控”两手抓,且未来更加重视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基于此,将会在疫苗接种、重病医治、特效药研发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做出部署与安排。经济增长主线上,将大概率延续前期会议的“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论述,同时强调明年实现“开门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方面,会更加重视结构调整,不搞“大水漫灌”。房地产政策方面,坚持“托而不举”的政策方针。平台经济方面,预计将推出“绿灯”投资案例,并加快推动大型平台企业整改工作。安全发展主线上,强调国家安全发展观,包括粮食、能源、产供链安全、国产替代,以及国防军工装备等方面。高质量发展主线上,重点部署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扩大内需、共同富裕等问题。此外,对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可能会提出路线图式的规划与部署。

风险分析:(1)既有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2)秋冬季节流感频发,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或上升,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仍有可能采取静默封城等对经济影响较大的防控措施。(3)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4)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均较为低迷,市场情绪存在进一步转劣可能。(5)地缘政治对抗升级风险,一是俄乌冲突不断,国际局势仍处于紧张状态;二是部分外国领导人对华不友善,对华强硬正在成为部分国家政坛的主流,导致国际经济及政治环境恶化。

正文

简评:

依照惯例,每年的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预计将在12月召开,此次会议基本确定来年经济工作的基调。中央政治局会议闭幕后的2—7天内,即会召开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会议中往往会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定下的工作基调确定更加具体细化的部署。今年年末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统一简称“年末会议”),预计将于12月中上旬召开,届时将会总结分析2022年经济工作开展情况,并研究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我们在疫情防控、经济增长、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等四大主线上做出前瞻分析。
一、前瞻1:疫情防控主线
今年年末会议应仍会坚持“动态清零”与“精准防控”两手抓,同时更加重视疫情防控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二十大报告中既包括“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的战略,也包括“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体现了“动态清零”与“精准防控”两手抓。同时,11 月 11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也指出,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科学精准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从《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严禁随意封校、随意停工停产、随意封控、随意停诊、随意阻碍交通等层层加码行为可以看出,未来的疫情防控主线仍为在科学精准管控风险区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管控范围和人员。这也符合今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出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
基于上述战略,可能会就进一步放开做出相应部署,如疫苗、口服药、重病医治等。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通知》的解读,目前需要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据北京日报,截至今年8月10日,我国老年人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5.6%,加强接种率为67.8%,低于美国(92.1%、70.7%)、德国(91.2%、85.9%)和日本(92.4%、90.3%)。尤其是我国高龄老人的疫苗接种率尚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国家疾控局统计,截至今年11月11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接种率分别为86.38%和68.19%,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接种率分别为65.7%和40%。提高老年人的加强针覆盖率和全程接种率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同时,应做好药物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在口服药方面,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可临时性纳入医保报销。8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印发通知将阿兹夫定片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因此参保患者使用该药时医保基金可按规定予以支付。尽管有报道称阿兹夫定片遭遇下架,但可以预计未来新冠口服药仍然会是医药研发的对象。二十大报告也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二、前瞻2:经济增长主线
今年年末会议预计将大概率延续前期会议的“力争最好结果”论述,但会强调明年要发力实现“开门红”。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全年GDP增速预期目标是5.5%左右,然而由于遭遇外部环境冲击、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干扰,我国今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减,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提升,但至年底要实现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难度仍较大。根据10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2年中国GDP增速为3.2%。此外,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并表述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这说明我国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来看待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对于明年的经济增速目标,预计将强调发力实现“开门红”,尤其是考虑到低基数效应,明年二季度GDP增速或将成为年内高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方面,会更加重视结构调整,不搞“大水漫灌”。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总体上应仍会保持积极态势,但重点落在优化债务结构、优化财政投资结构、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结构问题的调整上。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加息周期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将承压,预计将在稳健基调下维持偏宽松的稳定状态,与财政政策进行有效配合,实施定向精准调控,如加大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支持力度,推动更多有效投资加速落地。
房地产政策方面,应仍会坚持“托而不举”的政策方针。截至今年10月,房地产市场的销售、投资数据已处于底部,于是11以来政策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如11月11日人民银行与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从房企贷款政策、个人贷款政策、地产债发行、保交楼、延长管理过渡期、租赁市场等多个方面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支持。尽管如此,“房住不炒”仍然是房地产政策的总基调,并且考虑到当前需求侧已处于不可逆的下行周期,供给侧方面可能会出台小规模刺激政策,但大规模刺激政策或难出现,因为过分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高杠杆和债务结构失衡问题,加剧金融风险积聚,有悖于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目标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们认为年末会议将继续对房地产市场维持“托而不举”的政策方针。
平台经济方面,预计将在年末会议中讨论推出“绿灯”投资案例。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要对资本设置“红绿灯”以来,针对平台经济无序发展的一系列监管措施集中出台,有效地化解了潜在的垄断和泡沫风险。如今平台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时期,在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就已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如果将此前在多个领域推行的负面清单制度理解为“红灯”的话,那么“绿灯”领域的投资案例设置,则意味着产业政策鼓励的风向标再度明晰。以投资案例形式来引导资本的投资路径,不仅能够明确资本投资规则,更能够稳定市场预期,这对于平台经济发展将是较大利好
三、前瞻3:安全发展主线
今年年末会议将强调国家安全发展观的重要性,包括粮食、能源、产供链安全、国产替代,以及国防军工装备等方面。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在粮食和能源方面,粮食是我国的安全根基,稳定粮食和能源价格也是稳定物价的关键。今年7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要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提升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这与会议中提出的稳定就业、稳定物价相一致。
在稳定产供链方面,今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我国的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全球领先,且拥有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然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的产能和交通运力都曾出现过堵点,影响了产业链供应的稳定。未来提高产供链安全,可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动态清零和精准防控的原则,严禁随意停工停产、随意阻塞交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第二,补足我国在产供链上的短板,研发关键电子器件的国产替代,避免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被“卡脖子”。第三,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国防军工装备方面,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二十大表示,“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完善军事力量结构编成,体系优化军事政策制度。”军事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必将有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军事治理能力,也离不开以科技创新拉动新的发展动能,全面提高军事系统的运行效能和国防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前瞻4:高质量发展主线
今年年末会议可能重点论述包含科技创新、共同富裕、扩大内需等高质量发展主线问题。在科技创新方面,二十大指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推进科技创新,我国在研发投入上有大幅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7956亿元,居于世界第二位。2013—2021年,按现价计算我国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1.7%,增速大幅领先于美国(6.5%)、欧盟(3.5%)、日本(1.3%)等主要经济体。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的当下,预计科技创新将持续作为我国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主线。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科技工作者的“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根据“四个面向”,科技创新可能会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提高我国的基础创新能力,基础和理论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虽然基础研究的回报周期较长,但搞清楚基础研究是我们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发展国产替代的关键。第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经济创新相结合。在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下,积极发掘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第三,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数字安全、个人信息、及国防军工领域,通过科技创新为国家重大的战略部署提供科技支撑。第四,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的当下,通过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疫苗、口服药等预防和治疗方案的发展,为人民安全保驾护航。
在共同富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将“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作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预计今年年末会议上会进一步讨论有关共同富裕的具体部署。实际上,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的“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正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年末会议可能会从两个层面讨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战略方向,一是在初次分配中保障各要素能获得公平正当的报酬,这就需要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数据要素市场等。二是通过再分配来调节过大的要素分配差距,主要通过税收手段,如财产税、房产税、遗产税等。
在扩大内需方面,二十大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供给侧方面,年末会议可能继续强调宏观调控的结构性效应,通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来提升供给体系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从需求侧方面,年末会议应继续强调扩大内需和有效投资政策。在消费层面,促进就业、提升收入水平、加强民生福利保障均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同时,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挖掘养老的市场规模、探索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和发展家用慢病医疗器械市场均有助于扩大内需和解决民生问题。在投资方面,在科技创新的指导原则下,切实增加有效投资,开发国内市场需求潜力。
最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对进入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预计今年年末会议可能会对其进一步细化,并可能对相关议题做出类似路线图式的规划与部署。


风险分析:

(1)既有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增量政策出台进展不及预期。(2)秋冬季节流感频发,新冠疫情新增确诊人数或上升,部分地区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仍有可能采取静默封城等对经济影响较大的防控措施。(3)经济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4)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均较为低迷,市场情绪存在进一步转劣可能。(5)地缘政治对抗升级风险,一是俄乌冲突不断,国际局势仍处于紧张状态;二是部分外国领导人对华不友善,对华强硬正在成为部分国家政坛的主流,导致国际经济及政治环境恶化。

文章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12月重大会议前瞻——中央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胡玉玮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22090003

研究助理:冯天泽

相关研究: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实施科学精准防控,纠正层层加码问题——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简评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加快释放扩投资促消费政策效应——1026国常会解读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助企纾困力度进一步加大,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出炉——926国常会解读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921国常会解读

【中信建投◆政策简评】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913国常会解读



中信建投政策研究团队

胡玉玮

中信建投政策研究团队负责人。经济学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欧盟访问学者。曾担任中国证监会研究院国际金融部负责人、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驻华代表(养老金与保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顾问专家,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客座研究员。参与或主持多项国际、国家和部委重大经济金融领域研究课题,多篇政策研究报告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或批转。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国际金融、资本市场。

冯天泽

中信建投政策分析研究员,CFA,FRM,北京大学理学学士、金融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金公司,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政策、金融监管、汇率及外汇储备等。

周之瀚

中信建投政策分析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理学学士与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数字经济等。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胡子de全球观察)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胡玉玮政策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